【明報專訊】佔領運動席捲香港之際,社交網絡如日中天之時。

facebook專頁擔當發布信息和與網民互動的功能,在這場運動飾演重要的角色。

例如,與學民思潮有關連的「破折號」,有過十萬Likes ,不難想像這個中學生媒體所發布的東西,經其他專頁、討論區或WhatsApp爭相轉貼後(網絡用語為「些牙」),受眾可能比亞洲電視新聞為多。

互聯網媒體也有其局限,佔領時代早期的unfriend潮就是寫照。

網絡媒體無處不在但也可以不黐身,網民可隨時停止接收某些觀點,很容易變成強化本身觀感的迴聲筒(所謂的echo chamber),令我們以為很少異議聲音,甚至對異見聽不入耳。

很多人視互聯網為一體,但裏面的網民在這種迴聲筒效應下,會令群體產生分裂,形成自成一派的版塊。

網絡巴爾幹化(Cyberbalkanization,註)就是指本來的一體,慢慢分裂成不同敵對版塊的過程。

誰主信息流動﹕中介度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由今年七月一日起,無間斷收集香港facebook專頁的數據。經過滾雪球般擴大收集專頁的範圍,直至十一月納入研究樣本的香港專頁,由最初的五個增加到八百八十五個。根據專頁發文及分享其他專頁文章的紀錄,我們建構了佔領時代香港facebook專頁的分享網絡。透過社會網絡分析,我們可以理解香港專頁之間的各種關係。這研究項目獲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提供支持。

很多人以為量化facebook專頁重要性的唯一指標,就是Like的數目,亦因此曾有傳聞指有政客用錢買Like來加強虛構的「人氣」。但我們認為這樣做太表面,社交網絡的重要性並不僅是有多少人看(或Like),而是有多少人與你或透過你造成互動。所以,有另一個指數更加重要,名為中介度(betweenness)。專頁的中介度愈高,代表他們位處於網絡的戰略要點,他們選擇分享哪個專頁的哪篇文章,足以影響整個網絡信息流通的種類。換句話說,中介度高的專頁有能力主導整個網絡信息的流動。

1418495225970_C0D2C82B43E98228B5C26965AF2FD322

經過分析後,我們得出整個網絡裏中介度最頂級5%的專頁(圖一)。表一列出最高中介度首二十位的專頁及Like數。

從圖表所見,專頁的Like數與中介度排名是沒有必然關係。老字號網媒「獨立媒體」、作家「健吾」和「學民思潮」分佔首三席,跑贏全港facebook專頁最高Like數之一的「蘋果日報」。一些Like數不高的專頁如「聚言時報」、「鍵盤戰線」、「有種美德叫有種」等等,亦在網絡中具高的中介影響力。此外,中介度首二十位的專頁之中,只有「時聞香港」及「向香港警察致敬」兩頁持傾向反佔領的立場。

以上分析偏向會分享其他專頁資訊的「中介」專頁,但我們認為分享其他資訊次數較少,但常被別的專頁引用的專頁,亦具有相當價值,最少他們是網絡內的資訊提供者。根據被引用次數排名,有不少資訊提供者,例如SocRec、「港人講地」、D100、「信報財經新聞」和「明報即時新聞」等,並不屬成功的中介者。他們「上位」方式非常艱辛,要從現實發掘及發布新資料,不及中介者的順水推舟般簡單。

在立法會有議員代表的政黨,除「社會民主連線」(及梁國雄議員)之外,無一個所屬的facebook專頁能成為佔領期間首二十位資訊提供者。

版塊的形成﹕隱藏社群

從圖一「空中鳥瞰」整個facebook分享網絡,專頁與專頁之間像是咫尺之隔,看起來似是一家親的假象,相距卻是天涯。事實上要信息由甲頁經乙頁再轉到丙頁,對比信息直接由甲頁轉到丙頁,相對的阻力非常強大。根據短程分享關係計算,看似一家親的網絡,其實可以視為分離的不同隱藏社群。社群成員之間傾向互相分享信息,但與別的社群不相來往,甚至可以用互不瞅睬來形容。隱藏社群的形成結果可能是社群間矛盾加深,演變成相互攻訐的敵對關係,巴爾幹化下的網絡版塊。

我們利用walktrap算法,分析整個分享網絡,成功分離出六個成員數目多於十個專頁的隱藏社群,我們再根據專頁成員的特點為社群命名,見表二。

普遍持支持佔領立場的主流派、社運派和本土派與親北京派的黃、藍絲帶壁壘分明,這個並不出奇,但原來支持和反對佔領陣營之間內部亦有分裂。主流派、社運派與本土派網上的分裂,最為特別。佔領行動三個主導團體學聯、學民及和平佔中,原來網上分屬不同版塊。而本土派和社運派的網下現實爭論(如反左膠、拆大台、反衝擊或勇武抗爭等),亦可理解為延伸到網上的社群分裂。

另外,親北京專頁其實只佔整體近九百頁的分享網絡的極細小部分,都可以分成兩個隱藏社群,這或者與愛字頭團體常有就路線之爭和私人恩怨等在媒體上互相炮轟有關,沒有成功在現實裏做到「統一戰線」。

這次分析我們發現了facebook專頁之間的分裂狀况,從結果所見佔領時代的facebook專頁,出現了不能忽視的巴爾幹式分離。就像地緣政治裏的巴爾幹化,facebook上的巴爾幹化有可能成為網上火藥桶,為了搶佔輿論空間和道德高地,網上社群之間無法和諧共存。互聯網反映難以修補的撕裂社會,更有可能會加深社群間的裂痕。

註:Cyberbalkanization這個概念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兩名學者Van Alstyne和Brynjolfsson在1996年發表的論文Electronic Communities: Global Villages or Cyberbalkanization? 首次提出。

文/ 陳電鋸、傅景華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

明報,2014年12月14日

1418495226610_83108D3E5632853032CE7BED47CEB4B1

1418495226937_B5E65CE3224EE25659959F035349CBDF

1418495227265_5A62360AC6B4418F9FCF03ABFBBF530A

http://news.mingpao.com/pns/%E9%80%9A%E8%AD%98%E5%B0%8E%E8%B3%9E%EF%B9%95%E4%BD%94%E9%A0%98%E6%99%82%E4%BB%A3%E7%9A%84facebook%E5%B0%88%E9%A0%81%E7%89%88%E5%A1%8A-%E5%B7%B4%E7%88%BE%E5%B9%B9%E5%8C%96%E7%A4%BE%E6%9C%83%E7%B6%B2%E7%B5%A1%E5%88%86%E6%9E%90/web_tc/article/20141214/s00005/1418495225689